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炒股配资网
7月6日晚8时许,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一街边的牛肉火锅店门口,一名喝醉的中年男子突然抡起板凳砸向另一名食客,板凳恰好砸到骑车路过的8岁男孩头上,孩子顿时头破血流。肇事者的妻子称,其丈夫在和老乡喝酒、劝酒过程中,误伤到了孩子。
7月8日,当地相关部门表示,事发当晚,涉事一方多人聚餐,其中两人起了口角纠纷,徐某拎起椅子准备砸向另一人,骑车路过的男童不幸被砸中。案发后,参与聚餐的部分人员匆忙地逃离了现场。目前,徐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。(据7月10日扬子晚报)
现场图片(网络截图)
8岁孩子只是路过火锅店,就被飞来的板凳砸得头破血流,诊断书上的“颅内出血”“凹陷性骨折”,每一个字都在诉说孩子承受的痛苦,更在父母心头刻下难以愈合的伤痕。男童母亲坚决表示:“不接受任何道歉,要追究徐某的法律责任”,正是体现了“法不向不法让步”的朴素正义观,也是对滥用暴力的行为最强烈的谴责。
受伤男童的检查报告 (图源:红星新闻)
肇事者的妻子虽表示,没有推卸责任,正全力筹集孩子的医药费,但也一直辩称这是意外事件,是“劝酒过程中的误伤”,言语间依然试图用“醉酒”二字为丈夫的暴行开脱,这样不但无法得到受害男童家属的谅解,更可能进一步引发公众的愤怒。
当施暴者以“醉酒”为由求情时,本质上是将自身责任转嫁给酒精,将受害者的痛苦归咎于“倒霉”。这种逻辑若被认可,无异于向社会传递危险信号:只要喝醉,就可以昧着良心,肆意挥拳。
酒精从来都不是暴力的遮羞布,醉酒或许能模糊人的意识,却无法抹去行为的恶意本质。从案件细节看,徐某在聚餐中与他人发生口角后,主动拎起椅子作为攻击工具,这一动作已构成明确的伤害意图。男童的遭遇虽属“误伤”,但当徐某拎起椅子砸人的时候,就已经充分凸显出其对公共安全的漠视,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轻慢。那么,他也必然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说再多“喝多了”“是意外”,都绝不能成为施暴者自我开脱的挡箭牌。
法律明确规定,醉酒不是“免罪金牌”,法律不会因醉酒状态而减轻惩罚。借着酒劲打人滋事,伤害他人,该负的刑事责任逃不了,该赔的经济损失也必须赔。更何况案发后,肇事者和与其聚餐的人相继散去,对受伤的孩子不管不顾,幸好有热心群众帮孩子通知了家人。这种冷漠麻木、毫无同情心的态度,令人难以容忍!
徐某被刑事拘留,正是法律对暴力行为零容忍的体现。而逃离现场的聚餐者,若存在包庇、协助逃逸等行为,同样可能面临法律追责。
公共空间不是情绪宣泄的角斗场,更不是欺凌弱小的法外之地。对于成年人而言,自律是基本素养,守法是底线要求。酒桌不应成为滋生暴力的温床,所谓的“酒后失德”,本质上是对恶意的放纵,对规则的践踏。
当酒精将人性中的暴戾放大,受到伤害的往往是最无力反抗的群体,就像这个无辜的孩子。唯有对每个无端施暴者严惩不贷,才能让更多人明白,酒精或许能麻痹神经,但永远不是暴力犯罪的借口炒股配资网,而人性中的善意和正义感,永远是守护弱者的最后防线。
金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